中硼硅藥用玻璃包裝的優勢
發布:安陽縣呈祥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瀏覽:4442次
從藥包材、藥用輔料與藥品注冊申請進行關聯申報后,對注射劑新藥的申請也有了新的要求:中硼硅玻璃安瓿成為了不二之選。
藥包材專家早已形成的共識是,中性玻璃因其良好的化學穩定性,堿浸出量低,耐水一級,尤其適用于偏酸、偏堿和對pH值敏感的藥品。因此,中性玻璃為發達國家注射劑包裝所普遍使用,俄羅斯及印度等國也在大力推廣。但在我國,多數注射劑玻璃包裝采用的仍是低硼硅玻璃。北京市藥品包裝材料檢驗所高工袁春梅提供的數據顯示,目前全國600多張注射劑包裝瓶注冊證中,采用中性玻管生產的僅占1%。由此帶來的注射劑安全風險早受到藥監部門和業界的重視。
業內人士指出,臨床發現,一些玻璃瓶裝注射劑可能在有效期內失去活性,也易在有效期內出現脫片、白點等,直接注入血液后,會引發毛細血管堵塞、肉芽腫等問題,重者碎屑會嵌入腦部血管,危及生命。這些玻璃瓶的材質均為低硼硅玻璃或者是更低端的鈉鈣玻璃。
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下發“關于加強藥用玻璃包裝注射劑藥品監督管理的通知”([2012]132號)。通知要求對生物制品、偏酸偏堿及對pH敏感的注射劑,應選擇121℃顆粒法耐水性為1級及內表面耐水性為HC1級的藥用玻璃或其他適宜的包裝材料。而中性玻璃,正是符合上述要求的藥用玻璃。
過去的幾年中,藥用中性玻璃的推廣不斷突破,但遠未成為注射劑包裝的主流。注射劑質量問題的背后仍頻現低端包材的影子:由柳州醫藥銷售、浙江瑞新藥業生產的鹽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含有玻璃碎屑,被廣西柳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為劣藥。